为深入了解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能力需求,精准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驱动方向,落实“招培就”一体化联动机制,11月10日至15日,由赵辉副校长带队,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及部分教学单位教学副院长及专业负责人组成专项考察小组,赴南昌、长沙、无锡、潍坊等地走访合作企业,探索校企合作育人新路径,推动学生所学与产业所需同频共振,为毕业生构建高质量的就业平台。
考察组聚焦汽车整车及零配件制造、机械加工及信息技术、管理会计与数字信息、新媒体创作与传播等专业所对应的产业,先后走进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鹰普(中国)有限公司、用友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南昌分公司、畅捷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湖南快乐阳光互动娱乐传媒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与骨干企业,实地考察了汽车智能制造生产线、精密机械加工车间、数智化财务运营中心及新媒体内容创作基地等,围绕岗位核心能力要求、行业技术发展趋势、人才培养标准等关键问题开展深入调研。双方还就人工智能迅猛发展对行业企业的岗位和人才需求带来的新变化,探讨如何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强化学生实习与就业合作等问题。同时,考察组与在企实习就业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他们毕业设计进度、岗位适配情况以及工作生活状态,认真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


在走访企业的过程中,各个企业负责人结合经营管理实际,介绍了企业内部岗位能力需求定位和员工技术等级评价机制,从技术技能要求、实践与项目经验、管理与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全面阐释了企业对人才的核心诉求。他们指出,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迅猛发展的影响下,企业的岗位和能力需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一些基础性和单一性的工作岗位已经被人工智能所替代,企业更加需要创新能力强、有韧性善沟通的复合型人才。同时建议学校在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同时,要加强对大学生在职业素养和职业定位方面的塑造,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副校长赵辉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特色、学科专业背景和访企调研的初衷,对企业长期以来给予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支持表示感谢。她指出,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高校的职责所在。企业是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的“晴雨表”,此次走访旨在“问需于企、问计于企”,学校要精准把握产业升级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的新要求,从而反向设计、优化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增强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同时,希望与企业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科研攻关、师资互聘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


近年来,开云立足“两点一链”建设目标,始终将行业企业需求作为专业结构调整、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改革的重要依据,积极探索“3+1”人才培养模式,将实习和就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规范实习管理、结合企业真实项目做毕业设计、校企“双导师”制等,使学生能够在企业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转化为实际应用,打通人才培养“最后一公里”。此次跨省调研是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的具体实践,企业的务实建议为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升学生岗位适配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一步,学校将持续推进访企拓岗,把行业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进一步调整专业结构、优化课程体系、强化实践教学,推动课程内容与行业标准、岗位需求精准对接,实现专业链、创新链、知识链和人才链的有机融合,不断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

